省公众安全感模拟调查问卷
单位: 姓名:
1、在今年当地社会治安环境下,你感觉安全吗?
A、安全 B、比较安全 C、不太安全 D、不安全
2、您感觉当地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
A、有好转 B、和以前一样 C、比以前差
3、您居住的周边有没有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
A、有 B、有,但数量少 C、没有 D、不清楚
4、您居住的周边能否见到民警或佩带“红袖章”的巡逻队员巡逻?
A、经常见到 B、偶尔能见到 C、没见过 D、不清楚
5、您身边发生矛盾纠纷是否有人调解处理?
A、有人来调处 B、无人处理 C、不了解
6、请问您身边出现治安问题(治安、刑事案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A、能及时有效解决 B、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C、无人处理 D、不了解
6、您知道我市开展“建设平安安康、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的活动吗?[或者说:您看到或听到“创建平安汉滨(旬阳)”(城市如平安小区、街道、校园,农村如平安村、校园)活动的口号或标语吗?]
A、知道 B、不知道
8、您对当地公安队伍的执法情况是否满意?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了解
9、您对当地检察院的执法情况是否满意?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了解
10、您对当地法院的执法情况是否满意?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了解
11、您对当地司法部门的执法情况是否满意?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了解
12、您认识联系您村或社区的政法干警吗?(认识的请划勾)
A、派出所民警 B、法官 C、检察官 D、司法所工作人员
13、“两率两度”内容?您单位对深化综治平安建设创优工作采取哪些措施?
附件2
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问答解析
每年的6-7月、11-12月期间,省综治委将依托省民调中心029-12340平台,对全省各地市公众安全感进行电话调查,作为衡量各地社会治安状况和评价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
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对政法干警的认知度,简称“两率两度”。
调查测评主体问卷内容如下:
1、请问您感觉今年当地的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
解释:共3个选项,即1、有好转;2、和以前一样;3、比去年差。选1-2都属安全范畴,选3属于不安全。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侵害群众人身财产权益和恶性暴力案件的打击侦办力度,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去年我市公众安全感为94.43%,位居全省第一,连续9年保持在92%以上,连续7年处于全省领先位次;平安建设知晓率为92.03%,高出全省2.34个百分点;公检法司政法队伍满意度分别为93.47%、95.26%、94.28%、90.55%,位居全省4、2、3、4位。安康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倾力付出,更离不开广大群众客观评价与积极鼓励。
2、群众治安满意率问答:在当地今年社会治安环境下,您觉得安全吗?
解释:共5个选项,即:1、安全;2、基本安全;3、不太安全;4、不安全。选1-2都属于安全范畴,选3-4属于不安全。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以“秦风、秦盾、秦鹰”系列行动为主线,相继组织开展“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集中整治“五霸”、“三个精准防范”、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整治等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各级政法综治部门不断加强交通、消防、生态、网络、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危爆物品、寄递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密防范各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事件发生,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更安宁、更舒心、更幸福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期待您及您的家人能够积极配合,耐心细致地接受调查访问,以客观、公正的回答展示“平安安康”良好形象。
3、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您对当地政法队伍形象及执法情况进行评价。最好为10分,最差为1分,1到10分,你对(公安系统、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司法系统)打几分?(循环追问)
解释:近年来,我市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队伍认真履行职能,依法惩治犯罪,快破快捕快诉快判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以“群众路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突出政法公共关系建设,不断加大政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司法规范化力度,扩大便民利民司法服务举措,加强执法司法公开和舆论监督,严防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执法司法案件,人民群众与政法机关、政法干警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各级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恳请各位父老乡亲给予10分满意的评价。
4、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您居住的周边有没有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设施。1、有;2、有、但数量少;3、没有;4、不清楚。
解释: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三圈”合围、“五级”防控、“环安护城河”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和“五个机制”建设。累计建成社区警务室五级监控平台189个,视频监控130000余个,整合各类图像资源3197路,利用视频监控破案1500余件,极大打击了犯罪活动,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建成公安检查站32个,省际卡口5处、省际综合执法检查站2处,新建街面警务站17个,设立网格化巡逻责任区170个,安康主城区及各县城区街面发案下降10%以上,治安防控水平和侦办能力逐步提升,有力维护了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市综治办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移动6995平安宝”、“电信#9互助网络”平安联防业务,具有邻里互帮、生产互助、治安联防、警民互动等基本功能,当您及您的家人遇到突发事件或不法侵害时,能够实现险情传递、报警呼援的快速响应,平安其实就在您的身边。
5、群防群治建设情况:您居住的周边能否见到民警或佩戴“红袖章”的巡逻队员巡逻?1、可以看到;2、偶尔能看到;3、没见过;4、不清楚。
解释:我市历来重视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共组建“红袖章”平安志愿者5万余人,建立矛盾调处、治安宣传、社区巡逻等群防群治队伍1009支19436人,确定治安中心户长3.7万人、楼院长3500余人,基本实现镇村、社区全覆盖。同时推行的“三官一律进社区”、“一村一政法干警”工作机制,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庭所,明确包联到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司法服务、矛盾化解、治安联防等工作。安康中心城区和各县城镇街道,均建立有街面警务站和公安特警处突屯警点,落实巡特警专职人员进行24小时街面巡逻,负责应急处突和治安巡防等任务。包括各主要街道、中小学校、商贸中心、人员密集场所,都有广大公安干警默默的守护着您和您家人的平安。
6、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您身边发生矛盾纠纷是否有人调解处理?1、有人调解处理;2、无人处理;3、不了解。
解释: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健全矛盾纠纷纠纷排查预警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与公调、诉调、检调“六调”对接工作机制,完善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全市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加强各级调解组织和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力度,共建立县级调委会9个、人民调解协会5个,组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67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308个,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643个,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13882人,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还注重基层人民调解室建设力度,紫阳“老哈”、平利“老好人”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基层调解室,为增进邻里关系、维护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身边发生了矛盾纠纷,并不是一定是政府干部或司法所参加才算有人来调处,只要是村组干部或德高望重的邻居来劝解、调解都算是有人来调处,因为他们的调处行为也是人民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7、平安建设群众知晓率问答:您知道我省各地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吗?(如果回答不知道,则追问:您听到过或看到过“创建平安安康”、“创建平安县区、平安镇办”等活动口号或标语吗?)
解释:我市基层系列平安创建工作规划高、起步早,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安康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行业系统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通知》、《全市平安系列创建标准及综治考核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系统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将行业系统系列平安创建由平安镇办、村社区、单位、景区、校园、家庭6个行业向医院、企业、工地、小区、交通等30余个行业拓展延伸,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目前,共创建省级平安建设示范县4个,省级平安先进县9个,2个全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平安示范镇办创建覆盖率达75%。同时,广大市民朋友也在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参与到系列平安创建中,各治安中心户长、楼院长、“红袖章”志愿者每天走街串巷日常巡查、查找隐患、化解纠纷、宣传政策、帮扶解困,大家平时遵纪守法、邻里互助、防火防盗、指路劝和、关好门窗,包括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小手拉大手”,“平安交通、文明出行”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都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参与。
“安康是我家、平安靠大家”,您既是参与者、宣传者,又是受益者和拥有者。如您接到029—12340调查测评电话,请按照上述解释的内容,认真、耐心、客观、公正地回答问题。同时也欢迎您为平安安康建设积极出谋划策,多提宝贵意见,与我们并肩携手,共筑抵御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共创平安法治、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附件3
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十大误区解读
陕西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就要开始了,您回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安康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辅助各位父老乡亲回答民调提问,我们根据以往民调反馈,特别整理了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十大误区,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统一使用固定电话029-12340 ,如果您接到了,真的要恭喜您!您太幸运了!这是个极小概率的事情,安康市300多万人也就几百人能接到这个电话,真是万里挑一啊!在接到电话时,千万别走入下列十大误区,以免错失良机!
误区一:以为是骗子电话
由于电话诈骗较多,大家警惕性都比较高,对接到讲普通话的电话以为是骗子,往往对方一句话还没说完,就挂断了电话(亲们,去年我市民调过程中,就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直接影响民调结果,我们安康市吃大亏了!),但说普通话的电话不一定都是骗子,大家要注意情绪,弄清楚搞明白,更不要出口成脏!因为029-12340的固定电话是陕西省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电话,俗称“民调电话”,请您耐心听对方说完,耐心配合回答。
误区二:用方言回答
民调电话是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员拨打的,所以可能无法使用方言与您交流,请耐心细致倾听;在回答时,由于我市各地语言均有特色,若没有按照民调电话中选项进行回答,调查员可能误以为您对民调内容中涉及事项不满意,就会影响民调结果。
误区三:分不清时间界限
民调每半年进行一次,只需要您回答近半年来的情况,去年和以前发生的事以前已经调查过了,不需要拿到这次民调来讲。
误区四:分不清地域范围
民调的范围是自己居住的社区、村组。不是发生在自己居住地周围的事不需要说,别人身边的事由别人说,其他地方发生的事由其他地方的群众来说。
误区五:分不清法律概念
社区棋牌室、麻将馆内一些老年人带少量财物输赢的棋牌活动不属于聚众赌博。一般的“小混混”打架斗殴、“流氓地痞”滋事闹事不属于黑恶势力犯罪。
误区六:分不清严重程度
一个地方发生一两起案件,算是很少,不算严重。请不要用一般的个案来否定家乡的整体和谐稳定大局,更不要将道听途说的一些违法犯罪现象随意夸大,也不要将一些偶然发生的个别案件当成“很严重”来反映。
误区七:不会正确评价和打分
评价要客观公正,表达恰当,避免使用“还可以”“差不多”等表述不明确的词,只有“安全、满意”才可以得10分(亲们,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您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误区八:对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理解不够
绝大多数群众遵纪守法,自己除了办一些必要的证件外,平时与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打交道的不多,对政法机关工作了解不够,在接听民调电话时往往存在“不了解”“不清楚”等情况。其实,政法部门广大干警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恳请各位父老乡亲给予10分满意的评价。
误区九:对“矛盾纠纷是否有人来调处”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理解不够
调解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其中人民调解是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居委会村组干部、网格员、党员等都是人民调解员的一份子。您身边发生了矛盾纠纷,只要是村组干部或德高望重的邻居来劝解、调解都算是有人来调处,不是一定要政府干部或司法所参加才算有人来调处。在“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方面,我们都有“110报警服务台”,对群众电话报警事项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警。另外,各城区都有固定街面治安岗亭,每天采用巡逻车方式在街面巡逻,发现治安问题及时处置;在全市,公安部门针对上学、放学期间人流集中的情况,专门设立“护学岗”,警察“蜀黍”在背后默默地保护着孩子们高兴地上学放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群众往往将“治安问题”和“刑事案件”混淆,把“盗窃”等破案时间较长的刑事案件当成“治安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来反映。
误区十:对“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创建活动”理解不够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市民都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平安创建活动,连幼儿园都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平安创建活动!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开展的“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医院、平安小区、平安寄递、平安交通、平安景区”等活动,就是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还有,我们的治安中心户长、楼院长、“红袖章”平安志愿者,每天走街串巷,日常巡查、查找隐患、化解纠纷、宣传政策、帮扶解困……而且,我们自己平时遵纪守法、安全驾驶、文明出行、邻里互助、防火防盗、指路劝和、关好门窗……这些都是具体参加了平安创建活动啊!